學者:車道不友善、休閒缺配套 ibike設站應接駁優先

udn聯合新聞網
發表於2020/04/05
273次點閱
0人收藏
加入收藏
聯合報/記者喻文玟/台中報導
交通學者李克聰表示,中市自行車道不夠友善,運動休閒仍須配套,建議ibike站目前以「接駁」為優先考量。 記者喻文玟/攝影
交通學者李克聰表示,中市自行車道不夠友善,運動休閒仍須配套,建議ibike站目前以「接駁」為優先考量。 記者喻文玟/攝影


台中市公共自行車ibike應如何發展?交通學者、消基會交通組副召集人李克聰表示,雙北的公共自行車兼具「觀光、大眾運輸接駁、運動休閒」三大效益與功能,但中市的自行車道不夠友善,運動休閒仍須配套,建議ibike站目前以「接駁」為優先考量。

「公共自行車在台灣是最成功的!」李克聰說,國外公共自行車都沒發揮預期功能,台灣的經驗很珍貴。他認為,雙北的ubike能成功,主因是捷運通車已超過20年,路網愈來愈密集,縣市縫合,兼具觀光功能,近年休閒使用量大,晚上8點過後常可見市民騎著運動,需求多元。

李克聰曾在台中逢甲大學任教,據他觀察,中市的自行車道缺乏整體規畫,對自行車騎士不夠友善,觀光休閒的串連要與自行車道搭配,才能發揮效益。中捷綠線年底通車,但中市目前僅有一條捷運,公共自行車先以「接駁」當作主要目的,市府的財政有餘力再規畫休閒、運動功能。

部分民代、地方人士把爭取設置公共自行車站當政績,但部分ibike站點未能發揮使用效益。例如,谷關有設置一處ibike車站,但當地就只有那一站,前不著村、後不著店,使用者只能騎回原地,可以發揮的休閒功能有限,使用者只能騎回原點,談不上接駁功能。

李克聰建議中市的7年5億元「ibike倍增計畫」應配合捷運通車,先盤點文心路沿線的據點,橫向深入社區,建構友善車道,發揮接駁與安全效益。

新聞來源:udn聯合新聞網